由新华出版社与新华社职工心理成长协会联合发起的“心灵的阅读”栏目,致力于让心理学走进生活,通过对经典、实用的心理学书籍的解读获得心灵和谐,内外平衡。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学生工作是头等大事。我有幸参加了《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读者见面会,感觉收获很多,两位专家介绍的书中内容对教育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实际工作与专家的观点很是契合,共鸣点很多。这本书淡化了专业理论的阐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收集了大量的生动案例加以分析,剖析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专业科学的处理方法,极具实操性和可行性。
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当今的中小学生,跟我们年轻时候的心理状态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将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直面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提出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学校领导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的工作流程。书中还明确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心理哨兵的角色,是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防火墙。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抑郁、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孤独和自卑、青春期的叛逆和情绪波动等。学习压力过大,使得许多中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一些学生难以融入集体,感到被孤立,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而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变化,容易让中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可能会出现行为偏差。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最突出的是厌学。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类,针对学习相关问题、行为相关问题和情绪情感相关问题的心理疏导,以20个案例生动再现了班主任面对学生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再思考自己在学生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如何应对,能够学到一些方法和思路。
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过分强调成绩和升学,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过度溺爱、过分严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孩子缺少亲人的关爱,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再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此外,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可能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要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社会应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家长正确的就业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家庭在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中学生自身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勇敢地寻求帮助,通过适当的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重视中学生心理辅导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通过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身心发展中的各种挑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而这本《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正是直面这些现实问题而编写的一本融专业性与实用性于一炉的好书,值得一读,好好学习。
(作者:上海市民办燎原双语高级中学 陈建兵)
《新时代青少年心理疏导指南——班主任工作手册》
邓光辉 王国强 严红 编著
新华出版社
ISBN 978-7-5166-7376-8
2024年5月
定价:68.00元